English

执着的追求

1999-03-1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宇皓 我有话说

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是一个地方出版社,全社正式职工仅有42人,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规模不大的出版社,近年来却屡有高水平的学术著作问世,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,在同行中颇为引人注目。

在今天的出版界,各教育出版社由于专业分工的优势而普遍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,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,而这相对丰厚的利润该如何使用,做法却不尽相同。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张天栋说,该社致力于学术著作出版,形成特色也经历了一番讨论。成立于1983年底的黑龙江教育出版社,在经过几年的积累后,进入了良性循环。1987年,该社将支持一流学术著作出版作为出版社今后的方向的决定,在社内引起了争论:出版学术著作明摆着是赔钱的事情,这样做是不是值得?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论证,全社上下终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,大家意识到:从长远来看,专业分工的优势早晚有一天会失去,必须树立危机意识,在众多的出版资源中独辟蹊径,走有特色的出版之路,才能为今后的独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出版方向的确立到出版特色的形成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,为此,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,开始了长期的经营。对外,他们在1988年率先在《人民日报》和《光明日报》上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学术著作书稿并成立了出版基金。对内,他们着手培养建立了一支高素质、能够胜任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工作的编辑队伍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,目前全社23名编辑中,有研究生学历以上者11人,19人拥有了副编审以上职称,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,自身具有较高的学术眼光。同时,该社还积极创造条件,鼓励编辑人员参与各项学术活动,加强和著名学者的交流,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,为发掘高水平的学术著作选题创造条件。正因为如此,才使该社出版的《中国当代科技精华》丛书,涵盖了331位两院院士的成果,而正在编辑的《中国当代社科精华》则汇集了近400名社科领域一流专家的研究精粹。出版资源的不断发掘、积累和更新,确保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的高品位。

在走学术出版之路的同时,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在选题策划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,确保了出书的高质量。他们将出版的学术著作基本定位于3类图书:一是研究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、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、弘扬主旋律的图书。例如他们推出的《开放丛书·思想文化系列》、《中国当代科技精华》丛书、《百年图强》等。另一类是边缘、前沿学科的,有填补学术空白作用,有重大文化积累价值的学术著作,如《边疆史地丛书》,经过10年努力,已出版20余种。这一类著作的出版,直接促进了一些发展中学科的建设,获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,因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。那些刚刚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的著作,也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的重点。《开放丛书·中青年学者文库》从1990年以来,已陆续出版了3辑近30种。中青年学者的思想活跃、后劲足,这类图书的出版,调动了新一代学者研究的积极性,同时也为出版社培养了一批长期的作者队伍。值得一提的是,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在编辑那些高水平的系列丛书时,一向坚持“不封口”的作法,只要是高水平的书稿,都可以加入到丛书系列中来,这使许多优秀的学术选题得以充分运作,不致仓促成文或中途夭折,因此颇受学者好评。

在“赔钱也要出好的学术著作”思想的指导下,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优秀学术著作层出不穷。近些年来,该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屡次获得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、“中国图书奖”和黑龙江省出版领域的各项奖励,他们创造的巨大社会效益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。同时,由于形成了规模效应,出版社形成的学术出版特色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,为出版社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